昨天,新华社的一个公众号火了,10万加的阅读量,1万多的点赞。是什么吸引了那么多人?是诗歌,是一群小学生写的十几首儿童诗。完全同意网友们的评论:“没看完就甘拜下风,看完就臣服了”;“小编,麻烦你把这些孩子集中起来,给我上堂课”;“孩子的内心世界真美,直戳心窝,忍不住看哭了”。
这些诗真有那么好?这些网友是不是有点大惊小怪,言过其实?这个公众号在网友中引起的反应,与全民价值观现状有关,与教育有关,与儿童成长有关,与“人”有关。还有比“人”即我们自身更重要的吗?
先读几首诗。想象力之惊人,要数这首《风在算钱》:“谁也没有看见过风/不用说我和你了/但是纸币在飘的时候/我们知道风在算钱”。作为一名曾经的语文教师,忍不住要敲黑板了:语言!请注意这首诗的语言!不能更好了,简直就是语言大师!除了想象力,还有哲理。《我》的前面几节,依次把“我”与班级、全国、地球乃至宇宙相比,言其个人之微不足道,最后一节来了一个反转:“妈妈说/没有我/整个家都好像空了”!这首诗好在哪里,应该不需要用语言来诠释、说明了吧?篇幅有限,不能一一例举了。
再说网友的反应。网友真的只是读了几首诗——若干分行排列的文字?网友是看见了“人”,这些文字表达了一种力量:对世界的感受能力,对自己内心感觉的把握能力。亚里士多德说:认识你自己。很多人活一辈子都未必认识自己。而这些孩子做到了!
诗的语言看似描绘了一个世界,表达了一种想象和感受,但种种集合起来,我们其实是看到了“人”。我们被童真感动了,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中非常难得遇见的、非常珍贵的东西。只有在诗的世界才能遇见。这表明,单纯、纯真,仍然是人们渴望的。很多人曾经拥有,但后来失去了(有的人可能从来没有过),而这些孩子让人们看到曾经的自己,或找回自己——世上还有比这更珍贵的遇见吗?网友们不过是正常反应罢了。
近几十年的“发展”,对于人来说,主要是外部生存条件的发展,物质性的发展(且不说环境破坏的代价);人自身的发展,人的精神的发展,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甚至抑制了。有抑制就有需求,就有渴望;这些孩子无意之中唤醒了我们。他们是天使,是拯救者。尽管他们自己不知道。
读这些诗,最初的欣喜过后,一个名字冒了出来:湖南沅江中学的罗某杰。他读过诗吗?写过诗吗?读肯定读过,中学语文课本里就有诗,古代的,现代的;他感受到诗的美了吗?诗意在他心里留存了多久?诗帮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了吗?如果有过,又是怎么消失的?在他对老师举起利刃之前,他心中的诗意被什么杀死了?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回答这些问题?
高晓松说:“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与远方”。其实,诗就是远方,诗能把你带向远方。心里没有诗的人,没有被诗打动过的人,游遍天下,仍然没有到过远方。远方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,有的人发现了,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发现。从自己的内心发现远方,就是发现自己,发现自身拥有的力量,发现人的无限性——所谓“人生的希望”,不在别处,就在人的自身。
所谓“百年树人”,教育的使命,就是致力于人的发现,人的健全,一句话,让人成为人,这应该成为所有个人行为和组织性行为的目标。一切让人成为非人的行为,都是耍流氓,教育首先不能耍流氓。
更多湖南公务员信息请访问:湖南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湖南省考笔试备考专题 湖南省考笔试课程
岳阳中公教育提示您:考生可关注岳阳中公教育官方微信(微信号:yy_offcn),或联系在线咨询QQ进行咨询→点这里咨询
责任编辑(hnoffcn5)